感情线爱,让一个人强大
儿子满一岁,妻子产假结束,面临重返职场。我们商议:“能否暂时放下工作,全职照顾孩子,待孩子一岁后再重返工作岗位?”
老婆听闻此言,不禁摇头,面露不悦:“我独自辛苦将大儿子抚养至一岁,你却让我接手?为何不辞去工作,亲自在家育儿?”我强颜欢笑,试图缓和气氛:“辞职意味着失去收入,日常生活如何维持?”“难道我不能继续工作?”老婆对此不以为然,反而指责我自私自利。
她紧咬不放,我亦绝不退让,争执僵持不下。他提议:“让她妈速来,帮咱们照顾大半年。”我持反对意见,因父亲尚未退休,侄子家也有两个孩童需照料。最终,我拨通电话,恳请妈妈“硬邀”她来帮忙照看孩子。妈妈未多言,稍作准备,翌日清晨便抵达。
记忆中,母亲总是如此,善良且能独当一面。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眼中,她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能手,是榜样,是人们口中的“杰出人才”。她将家务和田里的工作料理得井井有条。然而,有时她也力不从心,比如照顾孩子这件事。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一个一岁的宝宝,这对习惯乡村生活、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来说,常常是挑战。
为了精心照料小孙子,确保我和妻子能安心工作,妈妈放下行李箱后,便迫不及待地让我们传授她如何操作煤气灶、电饭煲、全自动洗衣机和温度计。攻克这一难题后,妈妈的日程表顿时排得满满当当。渐渐地,她掌握了电脑开关,学会了播放视频和儿歌。哄孩子入睡时,她轻摇摇篮,跟着电脑播放的童谣节奏哼唱,教孩子唱童谣,与小区里同龄的育儿者欢快合唱,逗得一群小朋友乐不可支。
在繁忙的工作日里,母亲同样忙碌,宝宝的日常起居,如同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新闻,一件接着一件。那些我和妻子不愿承担的事务,她总是欣然揽下,心满意足地“全包”。
周日,是母亲休憩的时光。我与妻子携幼子漫步公园,走访亲友,竭力在这闲暇中寻觅欢乐。母亲亦拥有自己的“朋友圈”,餐后,她便与几位同龄人坐在树荫下,边打牌边闲聊,话题从选购水果、烹饪心得到孩子成长,再到故乡的风土人情,无所不谈。在扑克牌的起落间,鸡毛蒜皮事变得熟悉,欢声笑语中,彼此间有了共鸣与了解。
穿梭于城内,妈妈已驻足大半年,熟知之人竟胜我三年生活所见—小区内外,街头摊贩,无一不识。
在这段与母亲共度的时光里,她鲜少以理服我,更少引用书本中的名言警句,唯有一句话,至今仍镌刻心间——“爱,赋予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