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线断开爱能永恒
在婚姻情感咨询的职业生涯中,作为一名医师,我目睹了众多因老年痴呆引发的不可避免脑部损伤。曾自信,丰富的从医经验使我面对此类症状时能从容应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994年,在庆祝与妻子伊丽莎白结婚50周年之际,她被确诊患有老年痴呆,病情急剧恶化。面对这一残酷现实,我内心的痛苦远超想象。
伊丽沙白活力充沛,才干出众,若非她,我恐将终身碌碌无为。1937年,我赴法国深造医学,亦怀揣向心爱的女友浪漫求婚的愿望。她,一位法国留学生,一年前抵达英国威芒特高校交流,我们于彼时相识,情投意合。她名叫伊丽沙白。抵达法国后,我向她深情求婚,她欣然应允。婚宴在即,法国人士却劝伊丽沙白放弃这段姻缘。有人讥讽她愚蠢,竟与美国人结合,此举意味着她将失去法国国籍。伊丽沙白却只是淡然一笑。他言,爱情才是婚姻的真谛,她早已深知这一点。
二战的硝烟在芬兰初起,众人重返英国。对伊丽沙白而言,那意味着告别父母亲人,踏入一个陌生的国度。然而,她毅然决然。1944年,我取得医学学士学位,投身军旅,成为了一名麻醉医生。那时,我们六个孩子中的埃伦和芭芭拉已相继降临。伊丽沙白不得不放下职业,全心投入到家庭生活中。“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圣经》中韦德信徒的这句话,虽未在简陋的婚宴上多次提及,却深得伊丽沙白之心。我认为,她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在这句话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她为这个家庭的无私奉献究竟有多少?我动笔计算,初步得出:50年,她养育了六个孩子,这相当于烹饪了五万多次餐食,洗刷了百万个餐具,更换了二十多万片尿布。这还只是个粗略的估计。在此之前,我并未深刻理解伊丽沙白为爱所做出的牺牲。是造物主给了她病痛,让我有机会体会她对家庭的深爱。自那日起,我怀揣感恩、细心与爱,为她默默付出。从洗床单到清理她不小心弄脏的衣物,我都视作是回报她爱的机会。
长久忍耐,恩慈相随,感情断裂,宽容依旧,坚信不渝,期待永恒。伊丽沙白虽言语断续,却仍铭记那句话。她依旧如昔,紧握我的手,轻轻一捏,轻声细语:“我爱你!”在这三个字里,我读出了爱的恒久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