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个小分享,记录生活点滴。本网站www.15ko.com是一个综合资讯网站,记录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经典语录、夫妻关系、婆媳矛盾,传统民俗、男女恋爱、各种传说和故事,囊括财迷油盐酱醋茶,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优质的、全新的、有趣的内容,了解更多生活技巧和日常攻略就上十五爱宠网。
一、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二、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三、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不过这一习俗的地域性比较强,有些地方甚至从来都没有。
扩展资料:
春节的由来: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虞舜时期,舜即位做了天子,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神灵。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岁首(新年初一)拜岁的习俗,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祭祀的蛛丝马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阳
一、蒸花糕。
花糕是安阳人年货的主角,家家都要蒸。红枣花糕,刺猬花糕等很多造型,除夕夜可以用来上供。
二、皮渣。
家家都会自己做皮渣,根据自己的口味做出有着“家味儿”的皮渣。红薯粉条,芡粉,葱姜蒜末,香菜,搅拌均匀,上锅蒸。
三、酥肉扣碗。
酥肉、丸子、腐乳肉是年货单上的三个硬菜!是安阳扣碗的主角,酥肉、素丸子、肉丸子、腐乳肉夹着馒头吃绝配!
四、炸豆腐,炸鱼。
清爽可口的卤豆腐是餐桌上最爱的配菜,鱼切块,下油锅炸熟,干炸撒孜然或者蒸制扣碗都很好吃!
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腌制腊八蒜,芝麻糖祭灶王爷,烧灌肠,干果花生瓜子糖果等等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欢迎大家补充说明!
安阳人过年的话,其实和大多数河南人过年的传统习俗都是差不多的,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就要团聚团聚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不过在过年之前还有许多美食要准备,像老家安阳的话,过年一定要吃上一顿皮渣的,也是咱们安阳最地道的美食。
除了吃当地的枇杷以外,像过年之前我们都会蒸花馍,在馍上放上几个红枣,就是我们常吃的花馍,还有就是春节的时候吃的饺子,我们也都是提前包好的,现在大部分的家庭,春节的时候吃的饺子都是自己手工包的,很少有人会去买。
再有就是安阳人过年的时候还会做扣碗,其实扣碗的话是今天河南地区很多人爱吃的一道菜,除了扣碗以外,人们都还会炸油条,炸菜角,炸糖糕甚至包包子,过去的话,人们过年还有蒸馒头的习惯,不过今天的话大多都是买馒头吃。
放炮,供奉,贴春联,拜年,吃饺子等。
和北方过年习俗差不多,就像电视上介绍的过春节一样。不过,年后要拜年。初一拜自家和本家的年,农村尤为明显,经常大年初一村里会看到大量的人成群结队的互相去拜年,通常是小辈跟长辈拜年。初二到初五去外婆、娘家等亲戚家拜年。
放鞭炮,贴春联,穿新衣,戴新帽,小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我们不得不承认,安阳春节时的风俗和安阳过年有什么风俗是一个聊不完的话题,文章篇幅有限我们暂时分享到这里。十五爱宠网希望我们的每个分享都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这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如果您暂时找不到你的答案,欢迎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