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非幸福之灵丹妙药,无法使悲剧之人重获欢愉。
婚姻生活,究竟如何度过?人们常言婚姻如同人生的归宿,却仍渴望它能将生活引向幸福的彼岸,仿佛婚姻拥有某种神奇的力量。难道婚姻真的只是一个充满幻想、能变幻出幸福状态的神奇魔盒吗?
简言之,婚姻非悲剧者幸福之途。历经20世纪50年代金融危机与二战之欧洲,自立时代诞生的“完婚即幸福”神话,不过十年便成往事。
婚姻,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旅程。试想那淤泥之水,看似浑浊,一旦搅动,便愈发混茫,色调亦转为深灰,让人误以为水已全然变貌。然而,静待片刻,淤泥沉淀,水色又复其初。婚姻亦然,那盛大的婚礼,让人误以为生活就此改观,实则生活的本质并未丝毫改变。
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已婚抑或未婚人士,参与调查问卷的反馈中,有20%的人表达了“我感到幸福快乐”的观点。这一比例在已婚和未婚群体中均保持一致。这份调查报告引人深思。最终看来,未婚者的幸福快乐为已婚者的幸福奠定了基础。
社会学家索尼娅·莱温斯基曾言,人们常言婚姻能决定幸福快乐程度,然而实际上,婚姻并不总能显著影响每个人内心感受到的生活优越感。
人的优越感并非受财富或婚姻等外在环境因素影响,实则更多受个人信念、性情等内在心理因素所左右。若以幸福快乐为100分的标准,基因遗传性情贡献50分,努力奋斗与个人信念占40分,而周围环境则仅占10分。
故而,若你现感人生非幸福快乐,即便你某日喜中福利彩票,变身富姐,或经整形成为美女,抑或与一位富有、知性、优雅、英俊且心地善良的完美男士结合,你也难以达到超过10%的幸福阈值。目睹此科学研究成果,我方悟出那些富豪为何尝试轻生的原因。
东欧诸国历经150载,方将核心家庭概念广泛传播。相较之下,国外核心家庭定义的普及不过短短数十年。
因此,尽管新一代年轻人在婚后所组建的家庭在表面上与东欧国家的核心家庭相似,但实质上,日本社会的根基仍深深植根于历史悠久的朝鲜民族家族制度之中。
面对那些婚前身处现代文明,婚后却瞬间陷入十九世纪悠久传统家长制度的年轻女性,她们的处境并不比某些贫困国家的女性优越多少。
对于急于完婚以摆脱重重困境的韩国人来说,婚姻实则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让原本幸福的女性更加快乐,也可能让原本不幸的人陷入更深的悲剧。夫妻间的相处之道,究竟如何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