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文章回家
晨光中,我乘坐公交车,踏上回乡探望家婆的路途。虽已过雨水时节,寒意依旧袭人。我靠窗而坐,天空湛蓝,云朵无迹。阳光透过车窗,温暖地洒在脸上。心中涌起情感,渴望将那温暖的阳光紧紧握在掌心,让它流淌全身,带来一份深切的温暖。
道路两旁的水稻田,积雪已基本消融,唯有田埂上因风而积聚的厚雪依旧存留。宛如翡翠般镶嵌其间,将稻田分割成整齐的方格,连绵不断。在阳光照耀下,麦根显得格外金黄,而背阴处的稻田,因阳光不足且无人打扰,积雪依旧,宁静祥和。苞米地中,白雪与黑土形成鲜明对比,宛如工匠织就的巨大条纹布,覆盖在广袤的土地上。玉米秸秆“A”字形排列,或远或近地堆放在田野中,随着视线的延伸,逐渐缩小。
阳面山川无雪痕,暗淡中显苍老。背阳处,冰雪斑驳,生机盎然。远眺连绵山川,苏轼诗句浮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此山虽不及庐山雄伟,却无庐山盛名与烟雨之柔。然而,心中之绿最为翠,桃花最为浪漫,野果最为甘甜,雪花最为洒脱。四季更迭,其美质朴而生动,装点着我归途。
春回大地,七九河开,雁阵南飞。遗憾的是,我未能目睹北归的雁影,但河畔的流水却真实地演绎着破冰的壮丽。河面虽窄,却或居中,或靠岸,波光粼粼,碧波荡漾。阳光照耀下,那抹碧光闪烁,宛如歌唱的精灵。岸边的杨树,无叶遮掩,更显雄伟挺拔。我不禁由衷敬佩茅盾、金庸笔下特有的情感:“它们至少代表了北方农户的形象;如同握枪守卫的士兵;是树中的‘老英雄’……”
心绪轻摇,不经意间步入了家门。踏上通往家婆家的乡间小径,因坐落在辽宁省佛顶山脚下,这里的寒意似乎更甚一筹。两旁的原野依旧银装素裹,沉睡在宁静之中。银杏树上的种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朵朵深褐色的花朵,随风轻舞。
家婆家的炊烟袅袅,环绕盘旋,那大铁锅炖煮的肉香和白米饭的浓稠香气已随风飘至鼻尖。家婆,善解人意又勤快,站在门口,抬头期盼,眼中满是幸福与期待。这,正是母亲对孩子独有的温柔目光。
情感篇章步入院落,小黑狗守门“汪汪”欢叫;母鸡倚墙闭目,悠然沐浴阳光;山楂枝头,小鸟“唧唧喳喳”,欢快跳跃;屋檐下,燕子巢依旧温暖如昔……在这冉冉升起的红日映照下,他们为乡村、为祖母的家,增添了一抹最纯真的诗意画卷。